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上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此症多见于年轻的体育锻炼者、战士、马拉松跑者、铁人三项运动员等。
中暑的危险性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三伏天如何科学运动
户外运动时随身带瓶水
由于伏天里气温偏高,大量运动会使身体内的水分加速流失,因此,在运动前后及运动的过程中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建议在运动前半小时适量饮水,约500毫升即可。如果户外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一定要带一瓶水(最好是800毫升的),也可以选择运动饮料。在运动中,应遵循“少量多次”的补水原则进行补水,运动后补水注意不要过快过猛,以免引起运动后脱水的发生。
尽量避开暑时以免中暑
夏季,11时到16时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候,对人的皮肤有直接伤害,此时应尽量避免在室外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在6时至8时或17时至19时进行锻炼,这样避开暑时,不易中暑。此外,炎热的季节切勿在密不透风的室内进行运动,最好选择在户外运动,但每次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每运动20分钟左右就应休息一次。如果恰逢连日的“桑拿天”,最好暂停运动,以免诱发疾病。
天热适宜做些“小运动”
“三伏天把汗出透”,听起来痛快淋漓,但是专家提醒,炎热的伏天要想锻炼身体,一定要控制好强度,以免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身体产生热量过多,在短时间内无法发散出去,加之出汗过多,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
应进行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羽毛球、慢跑、快走等,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可避免出现中暑症状。中老年人可选择散步、轻体操、太极拳等。
夏天运动,就应量力而行。出现轻微的不适情况就应尽快停止运动,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和补充水分,以免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