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气象>花粉过敏其实与“花”无关
热门搜索:

花粉过敏其实与“花”无关

2024-12-20·231 浏览

花粉过敏其实与“花”无关

春季是花粉过敏高发期,不少敏感人士开始出现打喷嚏、流眼泪、湿疹等过敏症状,甚至谈“花”色变。但其实,花粉过敏的“元凶”往往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

树木花粉才是过敏“元凶”

花粉过敏学名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结膜炎,是一种由花粉引起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而导致的。

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为“风媒”和“虫媒”两种方式。桃花、杏花、玫瑰等观赏类鲜花通常通过昆虫采集花粉并传播,此类花粉颗粒大、数量不多、传播范围也有限,基本不会引起花粉过敏。而像柏树、杨树等树木类的花通常没有香味且不显眼,主要靠风力传播,其花粉颗粒较轻、数量巨大,是主要的过敏原。

花粉过敏存在鲜明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柏树、杨柳树等乔木花粉;除了花粉,还有一些产生飞絮的柳树和悬铃木等,也会引发过敏人群的不适反应。北京卫健委资料显示,圆柏花粉是我国春季花粉症的重要致敏原之一,且3月至5月为过敏高发期。

伴随春夏季节更替,玉米、小麦、狗尾巴草等禾本科植物的花粉成为主要过敏原。这些植物分布范围广,在“风媒”传播下,空中花粉传播量巨大,如一株玉米能产生四五百万个花粉颗粒,很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进入夏秋季,菊科蒿属植物的花期就到了,艾蒿、藜草、豚草、葎草等杂草花粉成为常见的过敏原。调查显示,蒿属花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之一,这时的过敏患者如果一路南下、跨过长江后就会惊奇地发现,过敏症状相应减轻或消失了。

花粉传播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影响花粉传播的天气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晴朗、微风的天气最有利于花粉的产生和传播。”北京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彩华说,温、湿、风等要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中花粉的浓度,相较而言,湿度和风速影响更为关键,如风雨较大,就会把花粉吹向远方或沉降到地面,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则随之降低。

具体而言,天气晴朗、风力在3~4级、最高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在15%~30%的情况下,最利于花粉的聚集与传播;而当出现中雨以上的降雨,风力大于4级时,则不利于花粉传播。

数据显示,我国花粉过敏人数超2亿,花粉过敏可能引起食物过敏、哮喘、过敏休克等并发症。预防花粉过敏,应注意远离过敏原,并在外出时做好防护。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欧阳昱晖说:“现实来看,花粉过敏的人群是增多了。”这与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

全球变暖背景下,平均温度上升致使植物花期发生改变,花粉产量增加;同时,城市中的污染物也可诱发和加重过敏反应;此外,污染物也能刺激植物,使其花粉过敏原性增强,这也是过敏人群增加的一个原因。